一、市场引爆点:高端制造倒逼“水指标”升级
半导体:3 nm量产线对TOC要求从≤5 ppb缩到≤1 ppb,溶解硅<0.3 ppb,颗粒≥0.05 μm≤200个/mL。
光伏:TOPCon电池片良率对水电导率敏感系数提升3倍,龙头组件厂将“≤0.8 μS/cm”写进招标门槛。
制药:2025版《中国药典》草案把高纯水“电导率”收紧到≤0.8 μS/cm(25 ℃),与欧盟EP齐平。
需求侧三线并发,带来高纯水设备百亿级增量:2024年国内市场规模220亿元,2027年将突破400亿元,年复合增速18%,其中“模块化+智慧运维”细分赛道占比将由12%飙升至35%。


二、技术路线“三段跳”
混床时代(2000-2010)——出水18 MΩ·cm,酸碱再生危废量大,已淘汰。
EDI普及期(2010-2020)——RO+EDI成为标配,吨水能耗1.5 kWh,占据中高端市场。
全膜法+模块化(2020至今)——UF+双RO+EDI+UV+抛光+脱气+TOC脱除器,TOC<1 ppb,模块化集装箱交付30天,吨水能耗首次跌破1.0 kWh,开启“双碳”时代的性价比王者。
三、交付“痛点墙”
验证拖延:外资英文模板→翻译→改版平均70天,迎检窗口被动。
现场施工:碳钢焊接+保温+配管,交叉污染风险高,QC签字节点40+个。
能耗黑洞:100 t/h系统年耗电126万kWh,电费88万元/年,占运行成本40%。
售后断层:进口膜备件4-6周,一次非计划停机损失500万元。
四、国产破局者——净得瑞“30天交付”样本
品牌基因
净得瑞(Sendary)隶属于深圳科瑞环保,2005年业内首创“标准化+模块化+验证打包”模式,通过ISO9001、CE、FDA现场核查记录超100家。
-
技术底座
-
产品矩阵
智慧运维
PLC+边缘计算,AI预测膜更换周期,非计划停机<0.5%;手机App实时查看TOC、电阻率、流量、能耗,一键生成21 CFR Part 11电子记录。
-
成本账(100 t/h,7 200 h/年)
服务网络
全国7大备件仓,30分钟响应、24 h到场,膜元件、EDI堆常备库存>1 000支,12 h内发货。
五、用户侧“省钱地图”
能耗对标:吨水能耗≤1.0 kWh,100 t/h系统年电费可省25万元。
再生水回用:园区强制50%回用,RO浓水高压膜+蒸发结晶,2028年衍生市场80亿元。
商业模式:设备租赁、按产水量付费(0.8-1.2元/t)、运维订阅(15-20元/t·月)已占新签订单30%,适合现金流紧张企业。
六、未来三年“赛点”
2026年国产耐氧化RO膜量产,成本再降15%,整机毛利率提升4-5个百分点。
集装箱高纯水站2027年渗透率将突破40%,成为晶圆厂、CDMO园区“即插即用”标配。
AI运维+5G边缘计算,把系统可用率提升到99.5%,净得瑞已接入500+台设备。
行业CR5预计从2025年60%提升至2028年75%,标准化、模块化、低碳化将成为入场券。
结语
当“1 ppb TOC”与“30天交付”同时写进招标书,高纯水设备市场正式从“进口溢价”走向“国产时间”。净得瑞用30天验证、1.0 kWh能耗、中英双语验证包和24 h到场服务,率先打破“高端必进口”的魔咒。下一轮晶圆厂、ADC药物、动力电池扩产潮里,谁能把“水质红线+碳排红线+交付死线”一起拉直,谁就能在这场国产超车赛中抢得弯道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