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典》2025版制药用水标准升级:纯化水与注射用水的新要求解读

净得瑞 2025.09.22 18:00 123

2025年10月1日,《中国药典》2025版将正式实施。此次药典在制药用水领域进行了系统升级,新增了1个通则(0261 制药用水)、2个测定法(0681 制药用水电导率测定法、0682 制药用水中总有机碳测定法)以及1个指导原则(9209 制药用水微生物监测和控制指导原则)。相比2020版,2025版在纯化水(PW)和注射用水(WFI)的质量控制、制备工艺、微生物监测及元素杂质评估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要求。

查找制药用水标准 (1).png

一、纯化水(PW):质量门槛再抬高

2025版对纯化水的定义基本延续2020版,即“为饮用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制备所得,为无色的澄清液体”,但新增两大重点:

元素杂质评估:首次明确提出“纯化水中可能存在的元素杂质是药品生产中元素杂质的潜在来源之一”,企业需参考通则0862及ICH Q3D指南,对潜在元素杂质进行风险评估并建立控制策略。

ded102ec6359aa748f194fd23807e833.jpg

微生物监测升级:要求企业在制备、储存和分配环节“采取适当的措施确保微生物得到充分控制和监测”,并直接引用新增指导原则9209,细化采样点、频次、警戒限与纠偏限。

此外,2025版继续保留“电导率符合规定可豁免酸碱度、重金属、硝酸盐、亚硝酸盐和氨检查”的宽松条款,但强调必须按通则0681“纯化水测定法”操作,避免企业擅自放宽检测条件。

二、注射用水(WFI):工艺路线扩容,内毒素与TOC双控

工艺定义扩容:2020版仅承认“蒸馏法”,2025版新增“等同于蒸馏的纯化工艺”路线,为反渗透+电去离子(RO+EDI)等新型热法或冷法组合打开大门,但前提必须是“制备工艺符合监管部门有关要求”,企业需走变更审批或备案流程。

44527f665ff6a6ac5efbd8c2f3a0a556.jpg

元素杂质与微生物控制:与纯化水同步,注射用水也需评估元素杂质风险;同时继续强化细菌内毒素控制,要求“在防止细菌内毒素产生的设计条件下生产、贮藏及分装”。

新增TOC限度:2025版在“附2 注射用水”中首次写入“总有机碳不得过0.50 mg/L(通则0682)”,与电导率一起成为放行必检项目,进一步提升对有机物污染的敏感度。

储存时限验证:明确提出“注射用水的储存方式和储存期限应经过确认/验证”,倒逼企业对储罐温度、流速、死角、消毒周期等开展系统性验证,避免“无限期循环”带来的微生物与内毒素风险。

三、企业落地建议

差距分析:立即对比2025版与现行内部标准,梳理元素杂质评估、TOC检测、微生物监测、储存验证等差距,制定升级计划。

设备改造或新增:若采用RO+EDI等“等效蒸馏”工艺,需提前与省局沟通,准备工艺验证、质量对比及变更资料;同时评估现有TOC仪、电导率仪是否满足0681、0682方法要求。

文件体系更新:修订制药用水系统验证主计划(VMP)、警戒限/纠偏限SOP、取样计划、元素杂质评估报告模板,确保与9209指导原则、0862通则衔接。

培训与考核:分批次对QC、QA、生产、工程人员进行2025版药典培训,重点演练电导率“第一步判定”操作、TOC系统适用性试验、元素杂质风险评估工具(如ICH Q3D)。

供应商审计:对原料药、辅料及包装材料供应商同步提出元素杂质控制要求,避免“前端”杂质向后端注射用水传递。

结语

《中国药典》2025版对制药用水的要求已与国际接轨,既体现了科学风险管理的理念,也倒逼企业从“合格”走向“优秀”。提前半年布局,方能在10月1日大限到来之际,实现质量、法规与成本的三赢。

相关资讯

电话

13316843982

客服

留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