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在制药行业,制药用水贯穿药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因此素有药品生产的“血液”之称,其相当于关乎制药生产的“生命线”。目前,制药用水所需的纯化水设备系统大多采用机械过滤和RO、EDI系统的组合进行制水。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技术的更新,超滤膜技术、紫外灯除菌技术、终端超滤等技术运用到了制药纯化水系统中,为对水源进行预处理,微生物含量水平控制提供了水处理解决方案。
当下主流的纯化水制备流程工艺为原水箱-原水泵-多介质过滤器-双软化器-活性炭过滤器-保安过滤器-热交换器-高压泵-RO单元-EDI单元-用水点。这也是目前药厂较为常用的工艺流程,各个功能模块发挥不同的作用,从而生产出符合要求的制药用纯化水。
图一 净得瑞纯化水设备
在制药用纯化水的制备流程中,多介质过滤器担负起去除SDI的作用,一般出水水质SDI≤5。活性炭过滤器可以去除具有氧化性的余氯,以免RO膜和EDI遭受破坏。由于活性炭过滤器的主要滤料活性炭具有微孔结构,容易为微生物滋生提供温床,因此在纯化水制备流程工艺中需要针对此而采取有效的微生物控制措施。采用紫外线灯进行杀菌,以抑制微生物的滋生,从而保证水质。
值得一提的是,纯化水工艺的更新,为注射用水的制备工艺提供了更多思路。内毒素含量值是区别纯化水和注射水的主要指标之一。由于反渗透膜脱除内毒素的程度有限,注射用水主要通过蒸馏方式去除内毒素以达到注射用水内毒素标准要求,而这种制备方式能耗非常高,从而导致制备注射用水的成本较高。而终端超滤过滤方式中的盲端过滤,只需定期进行浓水侧排放,冲洗过滤膜,可有效控制浓水侧的内毒素含量值,这无疑是一种低投资成本、控制方便的方式。
对于纯化水系统,工艺流程的设计非常重要。良好的工艺设计既能保证生产出符合制药用水水质的标准和企业内控要求,同时也利于企业节约能源,提高制水效率。未来,在制药纯化水制备工艺更新中,其制备流程将会更加完善,更好地服务于制药行业。